教师风采优秀论文

作者: 发布时间:2017-05-02 10:00:00 点击:

 

浅谈《人员素质测评》课程的教学方法

北京广播电视大学房山分校 张晶

 

[摘要]《人员素质测评》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具有实践性强、操作性强和应用性强的特点,对学生的操作技能要求很高。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依据成人学员的实际特点和课程的具体要求,针对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采取了不同的教学方法,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有效的积累和夯实了陈述性知识、把握和升华了程序性知识,实现了培养成人学生实践能力,促进其综合素质提高的目的。

[关键字]人员素质测评 教学方法 知识

俗话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人员素质测评》正是一门培养“伯乐”的课程。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人员素质测评》主要包含“测什么”和“怎样测”两个方面的内容,具有实践性强、操作性强和应用性强的特点。因此,如何在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课堂中激发成人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成人学生的操作技能、锻炼成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尝试了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陈述性知识的教学方法

所谓陈述性知识,也称描述性知识,是描述客观事物的特点及关系的知识,包括符号表征、概念命题等。陈述性知识在《人员素质测评》课程中主要表现为“测什么”,即主要解决测量对象的问题。由于陈述性知识主要靠“命题”来表征,相对显得枯燥乏味,容易使学生产生不愿学、不易学的障碍,特别是对成人学员而言,他们大多具有相关工作经验,他们更期待能够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因此对陈述性知识更加抵触。而事实上,陈述性知识是学习程序性知识的基础和前提,因为如果连“测什么”都理不清,根本也就谈不到“怎样测”的问题。因此,在《人员素质测评》课程的教学中,有关陈述性知识的教学方法,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要有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建构和融合。

(一)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具有较好的针对性、实践性和互动性,是解决学生对陈述性知识兴趣不高、课堂枯燥乏味的有效方法。例如,在本课程的第一章节,讲述的是人员素质测评的概念、类型、作用等陈述性知识,概念冗长而乏味。为了破解难题,实现良好的开端,笔者并没有直接进入主题,而是抛出了一道经典的测试题作为案例:“你开着一辆车,在一个暴风雨的晚上经过一个车站,有三个人正在等公共汽车。一个是快要死的老人,一个是曾救过你命的医生,还有一个是你做梦都想与之结婚的人,而你的车只能坐一个人,你会如何选择?”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没有所谓的正确答案,每个同学都会有自己的答案和与众不同的原因。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也就意味着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模拟测评实践的情景,把测评中的问题通过案例的形式带进了课堂,学生自然就会觉得有意思。而且在案例的情景中去想象和思考,不但能够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新知识,从而建构新的知识体系,也能够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观点和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适当调整教学策略。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授课课时非常有限,所以教师在选择案例时一定要优中选优、精益求精,特别是要选择那些成人学生平时所了解的、所见闻的、所经历的案例,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启发教学法

在《人员素质测评》的课堂中,启发教学法可以有效调动成人学生思维,激发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例如,在讲解“胜任力冰山模型理论”前,笔者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一个优秀的人力资源从业者,应该具备哪些能力?为什么?”这个问题的提出,是基于前期对班级成人学生职业背景的了解,他们大多从事人力资源管理或相关工作,对这个问题有很多亲身的体会和经验,很有发言权,提出了专业知识、从业技能、沟通能力、亲和力、性格等多个方面的能力。教师针对学生提出的不同见解进行讲解、引导,启发学生对这些“能力”进行归纳、总结,让成人学生真正从自身的经历出发,从而总结出冰山模型胜任素质包含的六个方面,也就对冰山模型理论”有了深刻的认识。这种层层启发的方式,使陈述性知识的“难点”变为了“趣点”,使学生在学习中提升兴趣、在兴趣中参与学习,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启发教学法的关键是“启发”,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调动成人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地思考、层层递进地思考,这样不但可以使学生享受思考的乐趣,还有助于学生锻炼自身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程序性知识的教学方法

程序性知识也操作性知识是一套关于办事的操作步骤和过程的知识,可用来进行操作和实践。程序性知识在《人员素质测评》课程中主要表现为“怎样测”,即主要解决测量方法的问题。与其他课程相比,《人员素质测评》课程对技能培养具有更高的要求,不但可以帮助个人分析自身的心理特征,实现自我认识、自我设计和自我开发,还广泛应用于招聘、培训、绩效管理等领域。可见,在《人员素质测评》课程中,程序性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是核心。因此,有关程序性知识的教学方法,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要有利于成人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灵活、熟练的技能和技巧。

(一)体验教学法

胡绳在《想与做》一文中这样写道:人怎样学会游泳的呢?光靠观察各种物体在水中浮沉的现象,光靠观察鱼类和水禽类的动作,那是不够的;一定要自己跳下水去试验,一次、两次、十次、几十次地试验,才学会了游泳”也就是说,只有参与体验,才能学会。体验式教学法可以让成人学生通过自身的操作和体验来掌握《人员素质测评》课程中所涉及的面试、心理测试、评价中心、多源反馈调查技术等程序性知识,从而促使学生学会思考、学会运用、学会决策。例如,在“面试”教学环节,教师可以将教室布置为面试现场,为某企业的人力资源部招聘一名职员。在活动开始前,教师将学生分为面试组、应试组和场外评委组,师生共同商讨面试问题,设定应试时间。面试进行一轮后,三方角色互换。整个面试过程由学生自主进行,教师做场外指导,最终先由学生自行评价,再由教师进行评价。通过这种角色扮演式的体验式教学,可以使学生亲身体验面试的全过程,分别从面试方、应试者和审视者三个角度看待面试,同时掌握面试和应试的技能和技巧。特别是对有一定相关工作经验或生活体验的成人学员而言,体验的过程也是他们自我纠错、自我完善的过程,更有利于他们知识的建构和行为的改善。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学生在体验过程中的表现,观察学生对相应知识的掌握程度。

具体生动的体验场景能够引发学生的心理体验和情感,进而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但要注意的是,教师设置的体验场景要尽可能仿真,尽可能接近客观事实,只有这样,才能使“体验”真实有效的,才能促进陈述性知识向程序性知识的转化,才能使课程的实践性更强、社会对接性更好。

(二)竞赛教学法

每个人都有展示自我的心理,竞赛教学法正是抓住了学生的这种心理,将适度的竞争、竞赛作为激励的手段,促使学生在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和情感体验中积极地参与课堂学习。例如,在评价中心这一程序性知识的实践教学环节,将教室布置成考场,直接使用我国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中的公文筐测试试题展开竞赛,使成人学生掌握公文筐测评手段;将教室布置成游戏场,把“猜名人”、“杀手游戏”等经典管理游戏引入课堂展开竞技,使成人学生把握管理游戏测评方法;将教室布置成舞台,按照教师的安排,每名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完成不同的任务,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展开竞争,使成人学生理解无领导小组讨论测评技巧……在这种适度的竞争中,学生会在兴奋中激发出内在的动机和动力,从而促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运其才智、勤其练习、掘其潜能”,在竞争与合作中达到知识和技能的交流和碰撞。

需要指出的是,在竞赛的过程中,教师绝不仅仅是旁观者,而是要依据竞赛内容的不同,或是活动的主持人,或是活动的直接参与者,或是活动的观察者、记录者……此外,教师还要特别关注那些羞于发言、不愿发言的学生,通过有效的沟通和交流,确保每一名学生都能参与其中,才能切实发挥竞赛教学法的优势。

总而言之,在《人员素质测评》这样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课程教学中,通过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能够有效的积累和夯实陈述性知识、把握和升华程序性知识,从而达到培养成人学生实践能力,促进其综合素质提高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昱琨.体验式教学法——实施新课程改革一项有益尝试[J].中国教育报,2006年7月3日第三版.

[2]李金德,欧贤才.“人员素质测评”竞赛式实践教学的应用研究[J]. 中国电力教育,2013(13).

[3]赵春清.《人员测评》课程实践教学环节设计[J].管理方略,2010(9).

[4]吴婧超. 基于学习心理下的《人力资源管理》课程教学策略研究[D]. 贵州师范大学,2014.